咨询热线

17710047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Case

零碳生物质热电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改善环境的需要
      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当今的能源工业主要是矿物燃料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一方面,矿物能源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其资源却在日益耗尽;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约为1.270亿吨(1991)、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约1.4万亿吨(1986),按目前技术水平和开采量计算,石油可开采40年,煤炭可开采200年,天然气可开采60年;另一方面,矿物能源的无节制使用,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自然灾害。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近年来该地区连续出现较重的雾霾天气。据气象部门分析,秸秆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及颗粒物成为雾霾天气的污染源之一,甚至还引发火灾,危及交通安全。为此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20年,力争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比2015年提高13.4个百分点,新增秸秆利用能力2700多万吨,基本杜绝露天焚烧现象,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提升,耕地质量有所提升;培育专业从事秸秆收储运的经营主体1000个以上,年收储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新增年秸秆利用量1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50个以上,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和机制。”
      2、有利于推进节粮型畜牧业结构的建立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从2000年开始,而畜牧业又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央精神,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是要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的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突出奶类和羊毛生产。由此可见,牛肉在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畜牧业结构指的是畜种、品种、畜群和产品结构,任何国家的畜牧业生产结构都应与其国情相适应。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关系到我国畜牧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市场供应和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善。
      节粮型畜牧业是以优化的畜种结构、以先进科学饲养技术和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特征的节粮高效畜牧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每年减少、粮食生产不足、饲料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畜牧业必须走节粮型的道路,在生产上要发挥牛等草食家畜的优越性和生产潜力。
      从畜种结构看,我国畜牧业历来是以耗粮型生猪为主的,从肉类结构看,全国肉类耗粮型猪肉占67.8%,禽肉占18.7%,而以草食料为主的牛、羊肉仅占12.5%,结构极不合理。如果按每头生猪需精料350千克计,我国则需0.2亿多公顷土地为生猪生产饲料粮,这对人多地少的        我国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果养牛,每头每年需80~100千克左右的精料。为此,必须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草山、草地发展养牛业,增加牛肉的比例,使我国肉类结构继续得到优化,从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牧业生产结构。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偏紧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不能和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饲料粮用于畜牧业。但是,我国草业资源有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每年各类作物秸秆有7~8亿吨,同时还有 800万吨棉、菜籽饼和4000万吨粮渣等农副产品。牛是反刍家畜,具有特殊的消化功能,能够充分利用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特别是农区大量的秸秆经过科学处理后,粗蛋白质提高1~2倍,消化率提高20%,相当于中等青干草的质量,饲喂肉牛效果良好。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建立我国“节粮型”畜牧业是一条必由之路。
      发展草食畜牧业是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既有利于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又能解决地力持续下降和草食畜禽养殖饲草料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配套衔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综合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精准扶贫、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道路。
      项目的建设可以带动农户参与到畜牧养殖中,开发培育壮大当地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户参与优质高产畜牧产品标准化、无公害化养殖,实现农户增产增收。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产品资源和种苗资源、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结合,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项目建成后,在稳定当地农业生产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周边乡镇的一部分富余劳力就业,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3、是“零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零碳负碳农产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小于或等于零的农产品。农业活动既是我国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又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零碳负碳农产品生产,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和高碳汇。在“双碳”目标下,推动零碳负碳农产品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牧业碳排放量占比稳高不下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动物粪便的污染、对于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其中根据目前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畜牧业养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在逐年递增。说明我国畜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也反映出畜牧业对于环境污染存在着较大隐患。目前我国实行了低碳政策,每年的二氧化碳量在逐年降低,但畜牧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稳高不下,尤其是需氧量和总磷量分别达到农业的96%和 56%,成为导致农业污染的主要因素。
      我国畜牧业养殖与种植业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畜牧业的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集中化程度较高,并逐步向城镇移动,这就使得畜牧业与种植业之间的关系在逐渐分离,导致畜禽所产生的粪便不能及时供应给农作物,降低使用效率,导致环境问题,为此就需要农业部门合理选址规划,并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低碳养殖方法,帮助养殖户建立新的养殖模式。
      项目的建设构建“草-畜-能源”循环生态链,科学建设集牧草种植、草饲料研发生产、畜牧养殖、环保低碳与生态种养循环基地为一体的高效草牧产业链体系,实现畜牧业和供热零碳。
      4、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采取提高粮价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并专门下发了促进农民增收的1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广生物质燃料发电是鼓励农民种粮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民把畜牧等主产品出售后,还可把粪便卖给生物质燃料发电厂,增加收入。同时,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底灰、炭灰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元素,将底灰、炭灰返还到土地里,又可降低农民施肥成本。
      5、是转变畜牧增长方式,促进畜牧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草食畜牧业,不仅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其它农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牧业生产发展、牧民生活改善的有效途径。
      项目区小规模、分散化的畜牧发展方式决定了大多数养殖场户的养殖方式还停留在传统阶段。这种方式由于畜牧产业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养殖方式比较粗放、苗种退化和病害严重、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效益已明显下降,产品质量降低;养殖有机物的外排、化学药物的使用造成环境自身污染,环境恶化;主要养殖品种病情严重且呈暴发性流行等。近几年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与调结构一起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项目建后,将大力推广高效、健康、生态的新型养殖模式和先进实用技术,推行新的养殖模式、养殖技术方法,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能够较大程度地减轻养殖环境压力,维系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1.2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循环农业市场分析
3.2零碳农业发展前景
3.3牛粪生物质资源利用市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4.1项目建设条件
4.2场址选择
第五章  牛粪资源化处理区建设方案
5.1项目规划布局
5.2项目工程方案
5.3给排水工程
5.4供电
5.5消防
第六章  生物质能源建设方案
6.1全厂总体规划及总平面规划布置
6.2燃烧系统
6.3热力系统
6.4主厂房布置
6.5除灰系统
6.6供、排水系统
6.7化学水处理系统
6.8电气部分
6.9热工自动化控制
第七章  光伏工程建设方案
7.1光伏组件选型
7.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
7.3逆变器选型
7.4光伏方阵设计
7.5电气一次
7.6电气二次
7.7电能质量
7.8土建工程
第八章  节能、节水
8.1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8.2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设计依据
9.2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9.3治理方案
第十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执行标准
10.2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10.3劳动卫生设计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1.1企业组织
11.2劳动定员
11.3 人员来源及培训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2.1项目建设期限
12.2项目进度安排
第十三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13.1 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13.2招标基本情况
第十四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4.1估算依据
14.2建设投资估算
14.3流动资金估算
14.4投资估算结果
14.5资金来源
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
15.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5.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5.3成本费用估算
15.4营业收入估算
15.5财务赢利能力分析
15.6不确定性分析
15.7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15.8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6.1可研结论
16.2建议
附表